第7屆 『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於8月1日在南港展覽館,進行激列的總決賽,共有19隊進入總決賽,淡江大學 翁慶昌教授領軍的大黃蜂隊,以優異的成績囊括總冠軍,與四項單項冠軍,抱走80萬元、獎牌及證書,為本次最大贏家;台灣大學 羅仁權教授,領軍的iCeiRa-靈巧臂隊,贏得亞軍與30萬元、獎牌及證書;虎尾科技大學王榮爵副教授領軍的李星隊,贏得季軍與20萬元、獎牌及證書。

為進一步激勵更多青年學子,投入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2013年起新增設【新銳獎】獎項,今年由台灣科技大學,林紀穎副教授領軍的瓦特隊,以及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張志鋒教授領軍的神之手隊,贏得新銳獎,可獲得獎金新台 幣5萬元、獎牌及證書。
上銀科技自2008年起創設『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每年提撥300萬元經費,比賽總獎金高達155萬元並投入人力辦理,1~7屆累計超過144支隊伍參賽,智慧型機器人產業,在未來幾年預料將出現強而有力的成長,未來市場需求潛量大且產品多樣化,相關的技術涵蓋電機、機械、資訊、通訊、電子、能源、材料及創意內容,為一個高度技術整合、高關聯性且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明星產業,希望透過競賽方式發掘相關產業之人才,有效促進產學合作,共同提升台灣機器人產業之技術與產值。
『上銀智慧機器手』決賽項目共有4項:
- 骨牌效應:機器手臂於時間內抓取骨牌,由起點排列至終點(中途需將骨牌排列至指定位置點上),最後將骨牌順利全數推倒即算完成任務。
- 機械揮毫:機器手臂於時間內,抓取多支彩色筆在指定的紙張範圍內完成以「機器手臂」為主題的繪畫,並以自動毛筆在圖紙左下書寫出「智動化」三字,完成用印動作,最後須拉響拉炮 (大會準備 ),才算完成任務。
- 眼明手快:機器手臂需自主完成色球與正方體分類任務,參賽作品必須具備影像與顏色辨識功能,並於最短時間內,將色球或正方體投入相同顏色與形狀的洞口裡。 4. 拍球入洞:將高爾夫球放置在草皮區後,由機器手臂抓取球拍,用球拍將球拍進洞口,洞口各有大小兩個洞,分數不一。
第7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得獎名單如下:
獎項名稱 |
隊伍名稱 |
學校名稱 |
隊員姓名 |
指導老師 |
冠軍獎 |
大黃蜂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連思豪、李育昇、張瀚升、廖哲成、游翔麟 |
翁慶昌 |
亞軍獎 |
iCeiRA-靈巧臂 |
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研究所 |
鍾宜庭、王蕊、蔡岳軒、黃照文、廖智賢、林宗緯 |
羅仁權 |
季軍獎 |
李星 |
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
邱顯智、施元舜、胡成浩、謝坪錡 |
王榮爵 |
單項冠軍獎 骨牌效應 |
大黃蜂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連思豪、李育昇、張瀚升、廖哲成、游翔麟 |
翁慶昌 |
單項冠軍獎 機械揮毫 |
大黃蜂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連思豪、李育昇、張瀚升、廖哲成、游翔麟 |
翁慶昌 |
單項冠軍獎 眼明手快 |
大黃蜂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連思豪、李育昇、張瀚升、廖哲成、游翔麟 |
翁慶昌 |
單項冠軍獎 拍球入洞 |
大黃蜂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連思豪、李育昇、張瀚升、廖哲成、游翔麟 |
翁慶昌 |
佳作 |
犽宿 |
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 |
方奕文、李哲宇、陳鴻仁、買友嘉 |
王榮爵 |
佳作 |
瓦特 |
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
洪偉庭、張志遠、呂仲原、黃兆弘 |
林紀穎 |
佳作 |
得心應手 |
台北科技大學自動化所 |
何皓雲、許兆維、丁致皓、李永勝、劉忠奇 |
林志哲
莊賀喬 |
新銳獎 |
瓦特 |
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
洪偉庭、張志遠、呂仲原、黃兆弘 |
林紀穎 |
新銳獎 |
神之手 |
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
余義緯、張宗皓、柯建宇、陳勝祺、陳翊柜、何承勳 |
張志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