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食安事件連環爆,到底怎麼了?是哪個環結出問題?」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今天下午以「LOHAS-從食品安全到糧食安全」主題演講,面對這樣的提問,直接地點名:「此時此刻,政府角色很重要,應該提出一套食品管理辦法,先從源頭管制好農特產品的農藥、重金屬做起;消費大眾也應該覺醒,拒吃加了添加物的有害食品;而提供食物的人更要秉持良知,切莫賺黑心錢。「高志尚說,他相信以台灣普遍存在善的力量,很快就會恢復食安信心,「不必太悲觀!」

高志尚應邀到亞大演講暢談食安的問題。翻攝畫面
亞洲大學今天下午舉辦「HIWIN上銀論壇─傑出總裁講座」,由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主持,邀請義美公司董事長高志尚演講並座談,吸引400多位中小企業經營者、亞大師生聆聽。
高志尚指出,人類所面臨的五大問題:食物、經濟發展、能源、環境及人口,其中,食品安全與糧食安全 是人類生存的第一要務,食安事件是一個歷史性的全球問題,從羅馬時期,就有葡萄酒加入鉛用以防腐、18世紀英國就有麵包以明礬漂白問題,到2000年日本第一大廠雪印奶粉大阪廠生產的雪印低脂乳,受黃金葡萄菌汙染,隔年就倒閉,近年來,發生台灣的食安問題、中國大陸的地溝油、假酒及毒奶粉等,都在食安管理出了問題。
高志尚認為,台灣為了種植出漂亮又有料的農產品,平均每年使用購買農藥的銷售量,世界最高,消費者如果看不懂食品的成分,就不要購買,應先改變消費的採購習慣,目前台灣糧食自給率僅有30%,餘均仰賴進口,因此,台灣的糧食問題,應活化台灣耕地使用,提高糧食自給率。至於食物中要不要添加物,那就要看添加物會不會妨害健康、是否有必要兩大原則。
針對亞大保健系助理教授蔡建鈞提問台灣的食安究竟出了什麼問題,高志尚做食物的人,不管是夜市小攤販、餐廳或食品公司,都要思考到底要追求什麼?以尊重生命為出發點,去追求合理利潤,如果食品大廠老板只管預算,不管食品管理、拚命找低價原料等細節,難免亂了套,又如政府規定3千萬以上資本食品廠都要設檢驗人員,但到時候空有檢驗設備,沒有檢驗人才,也是白搭。
對於台灣學生最近透過網路發動募鞋到肯亞,高志尚董事長也讚許說:「這就是台灣善的力量!」,這股力量,看到台灣最美風景「人」,所以他相信,經過幾起食安事件,消費者漸有好的認知,起而行動,拒吃有添加物的食品,政府也要實施食安分層管理。
至於提供食物的小吃店、夜市老板,高志尚認為政府有必要透過講習、研討會,提醒他們什麼該避免? 何以不要添加物?如果透過圖片說明,像重金屬吃多了,人就會變呆呆、傻傻的,應該就會怕了。

高志尚談台灣食安,認為政要從源頭管起。翻攝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