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WIN LOGO
2015/06/02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 戴辰

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 得獎名單出爐

被譽為機械業諾貝爾獎的「上銀機械碩士論文獎」,倍受國內機械業與學術界重視及讚譽,以下為今年優等獎及創作獎得將論文摘要。

優等獎:可變與自順應外形多感測器夾爪開發與其在多外形與多尺寸物件自動化取放任務應用,研究生:林昱辰,指導教授:林沛群博士,學校: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該研究承襲國內自動化發展趨勢,開發新式具多重感測與智能的機械夾爪,並以此夾爪針對自動取放任務設計一系列演算法則。此外,為能以實驗方式測試夾爪特性,研究並設計製作SCARA機械手臂,並為其規劃平穩運行軌跡,以提供夾爪在空間中四個自由度的運動。物件位置搜尋主要依賴觸覺感測和加速度資訊;穩定物件抓取則同步利用感測器回饋與夾爪可變外形特性,來形成力控制穩定抓取或幾何封閉包覆夾取。

優等獎:高效能精微線切割放電加工電源開發,研究生:陳祈宏,指導教授:陳順同博士,學校:台灣師範大學機電工程學系。

該論文旨在開發一種高效能的多重「電阻-電容」放電電源,並應用於高熔點高硬度金屬的精微線切割放電加工。研究中提出「精微放電加工切割效能評估準則」,並發現多重「電阻-電容」電源,其切割效能比商用電晶體電源好,且具較低的鈷析出量,證實開發的多重「電阻-電容」放電電源,具高頻放電性能,極間恢復絕緣時間快,材料熱影響區少,且單位時間的金屬移除率多。

創作獎:抗重力雙姿態下肢癱瘓病患肌力訓練輔助器設計測試評估研究生:曾子瑜,指導教授:郭進星博士、許維君博士,學校:臺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該研究提出一種新型下肢癱瘓肌力訓練器機構,不需任何驅動馬達帶動,且具有「抗重力」與「雙姿態」訓練等兩大特點,特別適用於肌力等級2至3的患者。首先,透過靜平衡機構設計方法,機構可以不需任何驅動馬達,便於各個構形皆能抵抗下肢重量,不僅可模擬物理治療師扶持功能,亦可提供患者自我訓練機會。

創作獎:可變與自順應外形多感測器夾爪開發與其在多外形與多尺寸物件自動化取放任務應用,研究生:林昱辰,指導教授:林沛群博士,學校: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該研究承襲國內自動化發展趨勢,開發新式具多重感測與智能的機械夾爪,並以此夾爪針對自動取放任務設計一系列演算法則。此外,為能以實驗方式測試夾爪特性,研究並設計製作SCARA機械手臂,並為其規劃平穩運行軌跡,以提供夾爪在空間中四個自由度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