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銀科技多年來持續與各大學進行建教與產學合作,成效良好,對培育台灣年青學子投入機械領域的用心也不遺餘力。為激發與鼓勵國內學生針對機器手臂研發及創意應用發展,於2008年起創設『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每年提撥300萬元經費並投入人力辦理,希望透過競賽方式發掘相關產業人才之目的,並有效促進產學合作,共同提升台灣機器人產業之技術與產值。
『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自創設以來,總計超過121支隊伍組隊參賽,總冠軍可獲得獎金新台幣40萬元、獎牌及證書,單項冠軍也可獲得獎金新台幣10萬元、獎牌及證書;為進一步激勵更多青年學子投入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領域,今年新增【新銳獎】獎項,在所有第一次參加競賽隊伍中,4項競賽加權平均後第1與第2高分者,新銳獎可獲得獎金新台幣5萬元、獎牌及證書,比賽總獎金高達155萬元。 決賽項目共有4項:
- 骨牌效應:機器手臂於時間內抓取骨牌,由起點排列至終點(中途需將骨牌排列至指定位置點上),最後將骨牌順利全數推倒即算完成任務。
- 機械揮毫:機器手臂於時間內,抓取多支彩色筆在指定的紙張範圍內完成以「機器手臂」為主題的塗鴉繪畫,並以自動毛筆在畫圖紙左下書寫出「智動化」三字,完成蓋印落款動作,在圓柱體曲面書寫出「WIN」三字,才算完成任務。
- 眼明手快:機器手臂需自主完成色球與正方體分類任務,參賽作品必須具備影像與顏色辨識功能,並於最短時間內,將色球或正方體投入相同顏色與形狀的洞口裡。
- 拍球入洞:機器手臂需於時間內,抓取桌球拍,利用球拍將球拍進洞口,洞口各有大小兩個洞,分數不一。本項為今年新設的關卡。
智慧型機器人產業在未來幾年預料將出現強而有力的成長,其相關的技術涵蓋電機、機械、資訊、通訊、電子、能源、材料及創意內容,為一個高度技術整合、高關聯性且具有高附加價值的明星產業。『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已舉辦至第六屆,歷年參賽隊伍皆有優異表現,透過競爭、觀摩與學習,激勵作品水準,持續在競賽中精益求精,並吸引更多大專院校學生踴躍參賽,希望藉由機器手競賽為台灣發掘更多人才,投入機器人產業的研發與創新。
第六屆『上銀智慧機器手』實作競賽得獎名單如下:
獎項名稱 |
隊伍名稱 |
學校名稱 |
隊員姓名 |
指導老師 |
冠軍獎 |
iCeiRA-7Bot |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林宗緯、柯孟竹、蔡昀軒、陳陞祐、劉哲瑋、林哲毅 |
羅仁權 教授 |
亞軍獎 |
大黃蜂MIT / Bumblebee-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劉宗諺、蔡孟宏、許恆銓、連思豪、李冠廷 |
翁慶昌 教授 |
季軍獎 |
好運姐/Miss Fortune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
陳鴻仁、李哲宇、方奕文、陳振民 |
王榮爵 副教授 |
單項冠軍獎
骨牌效應 |
iCeiRA-7Bot |
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林宗緯、柯孟竹、蔡昀軒、陳陞祐、劉哲瑋、林哲毅 |
羅仁權 教授 |
單項冠軍獎
機械揮毫 |
大黃蜂MIT / Bumblebee-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劉宗諺、蔡孟宏、許恆銓、連思豪、李冠廷 |
翁慶昌 教授 |
單項冠軍獎
眼明手快 |
好運姐/Miss Fortune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
陳鴻仁、李哲宇、方奕文、陳振民 |
王榮爵 副教授 |
單項冠軍獎
拍球入洞 |
大黃蜂MIT / Bumblebee-MIT |
淡江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余家潤、劉宗諺、蔡孟宏、許恆銓、連思豪、李冠廷 |
翁慶昌 教授 |
佳作 |
李星/Lee Sin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
施元舜、邱顯智 |
王榮爵 副教授 |
佳作 |
諾亞/ Noah's |
私立健行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所) |
黃俊、張薪棟、郭建廷、鍾佳峰 |
林高輝 助理教授 |
佳作 |
放手一搏/Show Hand |
國立台北科技大學自動化所 |
游勝凱、李明家、楊朝文、柯昆青、陳廷宇 |
林啟瑞 副校長
林志哲 教授 |
新銳獎 |
李星/Lee Sin |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
施元舜、邱顯智 |
王榮爵 副教授 |
新銳獎 |
原子/ATOM |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 |
劉寶信、曾炫鈞、魏千竣、陳韋霖、陳昆明、林榮業 |
許光城 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