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性與利害關係人
重大性分析流程
上銀科技依據 GRI 永續報導準則與 AA1000 AP 當責性原則標準( AA1000 Accountability Principless, AA1000 AP ),執行重大性分析,建立分析流程,包含以下四階段,以辨識 2024 年永續報告書重大議題,並確定永續資訊揭露的邊界,同時結合公司內部資源分配,為制定永續長期目標提供依據。
此外,上銀的重大性分析流程經內外部專家確認,再由高階主管簽核後決定 10 項重大議題,並委由德國萊因 TÜV 進行獨立查證,確保其可靠性與完整性,並於董事會上呈報年度重大議題,作為研擬上銀未來永續發展策略擬定之重要基石。為強化高階管理層對永續議題的承諾與責任,上銀將重大議題與高階主管績效連結,將具體目標納入考核體系,以推動重大議題之落實與持續改善。
重大性分析四階段
階段一:辨識永續議題與利害關係人
上銀科技因應新版 GRI 2021 通用準則改版,同時考量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國際趨勢、國際投資人評比與內外部顧問建議後,最後總共蒐集 22 項與上銀科技公司營運具相關性的議題,透過外部顧問建議與內部討論後,調整如下圖。最後將永續議題呈報至總經理審核後,使用於三份問卷中。
上銀科技參考 AA1000 利害關係人議合標準(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s, SES ) 的五大原則:依賴性、責任、關注、影響力和多元觀點等,決定永續報告書的溝通對象。共鑑別出了 6 類利害關係人,包括員工、客戶、供應商/ 承攬商、投資人、公協會、社會團體等。
階段二:分析問卷與回饋
階段三:篩選重大議題
以多元的角度定義重大議題,符合三大原則的其中兩項,就優先納入重大議題清單,並透過公司內外部專業顧問的建議與討論,共定義出 10 項重大議題。各議題經三大原則篩選後,上銀依第二階段問卷與 2024 年影響力評估結果量化為星星數,排序前 10 項重大議題,詳見下表。
註:三大原則為非量化依據,用於判斷議題是否納入2024 年重大議題;四大排序因子則依問卷與影響力調查結果量化為星等,作為10 大議題排序依據。
階段四:確認衝擊範疇
確認 10 項重大議題後,根據 GRI 準則,鑑別 18 個屬於上銀科技的重大主題( 13 個 GRI 主題,4 個為 SASB 主題,1 個屬於上銀科技自訂主題 ),依循準則報導要求,蒐集並揭露內部資訊、數據與管理方針,並逐一檢視重大議題的影響範疇,包括:上游採購階段、上銀科技的加工製造、下游客戶使用的影響。
上銀科技重大議題管理方針
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
重大議題與風險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