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評估
上銀科技充分認知保護生物多樣性對生態及氣候穩定之重要性,故制定生物多樣性暨不毀林承諾,並由董事會審議通過,由董事長代表簽名,以實際行動支持全球永續發展目標。2023 年參考 TNFD 評估自然相關風險流程 -LEAP 進行分析,並使用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建立之國土生態綠網,定位各廠區所在位置是否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2025 年已規劃推動TNFD自然相關財務揭露盤查,以期能和社會大眾共同面對生物多樣性永續議題。
評估顯示,10 個廠區中,有 3 處位在一般行政區界,4 處位在國土綠網關注區,該區域可能為野生動物熱點或瀕危與受脅植物棲地,亦可能位在生物多樣性關注議題所在地。另有 3 處位在保育軸帶範圍內,此軸帶主要根據關注區域、棲地復育潛力及保育優先順序所劃設,包括嘉義大埔美一廠與三廠 (北嘉南平原農地保育軸帶)、台中精科二廠 ( 大肚臺地淺山保育軸帶 )。因此,我們針對廠區開發與周邊生態議題進行評估,規劃可降低自然負面影響並提升正面效益的作法。
生態教育推廣
 生態教育電影《我們愛在這裡生活》
上銀科技創辦人卓永財總裁,在建廠時除了生產與營運考量外,也非常重視廠區的景觀與綠美化設計,營造友善環境。雲科廠興建期間,2010 年從老樹媽媽手中認養 12 棵台灣原生種樟樹,讓老樹有新家,亦提供同仁放鬆休憩的綠美化空間,老樟樹在園藝同仁悉心照顧下,吸引鳥兒在此棲息並繁衍下一代。
基於好奇心與喜愛大自然的情懷,上銀科技蔡惠卿總經理邀請劉育樹導演帶領光點吉樹團隊共同來探索與紀錄這片小樹林內的嬌客們;2021 年 1 月,上銀科技教育基金會委託雲林鳥類攝影專家-山林飛羽光學團隊,展開雲科廠老樹區鳥類生態紀錄。本片闡述 12 棵老樟樹吸引大量鳥兒棲息,豐富的鳥類生態產生排泄物造成公司同仁諸多困擾;上銀「逆向思考」將之拍攝成紀錄片,讓我們認識鳥故事,以及如何與自然生態共融的同理心,保護「生物多樣性」環境。
《我們愛在這裡生活》透過不同媒體、平台播放與國小幼兒園推廣,從小開始教育並向外擴散到一般民眾,傳達生態保育及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期望將生態保育和環境永續觀念從你我開始,祝福台灣的未來更永續與美好!
榮獲資誠永續影響力獎 「特別獎-生態保育獎」
 小辮鴴千山萬水現蹤記
雲林縣為台灣農業大縣,豐饒的土地產出優質的農特產品,在鄰近上銀科技雲科廠區的農田中,每到冬季都有一群嬌客-小辮鴴至此度冬,牠們多歇息於土豆田中而被稱為「土豆鳥」。隨著現代集約式農業發展,許多供小辮鴴駐足的地區面臨污染及破碎化,且因農民對物種習性認知的缺乏,驅趕行為進而影響小辮鴴的生存,根據國際鳥盟的研究調查顯示小辮鴴的族群呈現下降趨勢,2016 年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聯盟( IUCN )將小辮鴴由無重大威脅的( LC )等級提升為接近受威脅(NT)。
2022 年 12 月起上銀科技教育基金會與社團法人彰化縣野鳥學會、雲林縣野鳥學會及山林飛羽光學共同攜手「小辮鴴千山萬水現蹤記」計畫,在 2023 年成功繫放 9 隻小辮鴴,並將小辮鴴戴上衛星發報器,用以追尋小辮鴴的移動軌跡,可望藉由了解小辮鴴的生態習性與棲息地分布研究,促進雲林生態特色旅遊,建立環境指標生物,發展環境友善農業,並結合鳥類專家過往調查結果,2024 年於鄰近的元長國小、宏崙國小、饒平國小、山內國小及元長國中等舉辦小辮鴴生態教育活動,傳遞保育觀念,推廣自然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為小辮鴴繫上足旗與衛星發報器 (攝影:吳崇漢)
為小辮鴴繫上足旗與衛星發報器 (攝影:吳崇漢)
 生態教育志工活動
上銀科技志工團秉持企業社會責任,持續以行動來回饋社會。近年日漸重視生態環境議題,自 2023 年起特規劃辦理「生態教育」之旅,邀請弱勢團體孩童( 親子 )一起走出戶外、向大自然出發,參與富教育性的教學活動。
上銀科技 2024 年持續與雲林縣水林鄉黃金蝙蝠生態館攜手活動,配合當地社福機構,提供學童對所處的鄉土、生態環境以及國家易危等級物種深入了解及愛護的機會,並共同攜手製作 5 組蝙蝠屋,捐贈生態館用於國家森林遊樂區等區域建置監測系統;2024 年 7 月開發新場域-嘉義縣觸口自然教育中心,讓學童能夠認識台灣特有種-南海溪蟹,並藉由遊戲模擬,了解陸蟹保卵釋幼可能遭遇的危險;2024 年 10 月初次與台中市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合作,以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石虎為主軸,活動著重保育實作,讓學員了解石虎的救傷及保育行動。期許藉由生態教育志工活動及解說,讓孩童獲得保護及改善生態所需之倫理、知識、態度及價值觀。
體驗石虎救傷及保育工作
攜手製作蝙蝠屋捐贈予生態館
 大肚山天然林復育行動
臺灣山林因社會經濟發展所需而受到嚴重破壞,森林復育工作已刻不容緩。上銀科技自 2024 年起與臺灣山林復育協會合作,認養大肚山天然林原生樹苗 200 棵,運用公司土地、資源及人力,協助大肚山天然林種苗培育,期以復育廠區所在地原生樹種樣態;同時辦理 2 場次企業苗圃志工活動,招募 29 位員工及眷屬擔任生態復育志工,協助臺灣山林復育協會苗圃整理及植栽移盆,教育志工「如何在對的地方,種應該種的樹」,讓在地森林物種得以永續生存,而不被外來種取代,藉以呈現臺灣在地原生樹種的重要性;活動中培育員工環境保育認知素養,強化落實臺灣淺山的森林復育與都會區的生態綠化保育責任,為生物多樣性提供正面影響力。
生態復育志工協助植栽移盆
認養的在地原生種樹苗日益茁壯
 響應永續消費
環境友善農業所付出的高成本反映於產品價格上,上銀科技舉辦永續市集、團購活動,以購買行動分攤農友保育環境與生物所付出的成本,並媒合團體膳食供應商一同響應;與林業保育署推出的「山林製造」森林消費品牌合作,藉由保育類動物玩偶的可愛設計吸引大人小孩目光,呈現物種特徵,並提供親子認識台灣物種的機會及關注,消費同時回饋山林;投入資源辦理生物多樣性講座,提升上銀員工及親屬對於生物多樣性的認知,期許透過支持友善棲地標章農產品等永續消費模式,以達成促進淺山動物之里山棲地保育行動。
生物多樣性講座體驗諸羅樹蛙棲地營造
森林萌物系列商品消費同時回饋山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