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安全與健康
上銀科技致力於同仁與承攬商的身心健康及安全管理,除了落實法令規定,亦積極培養安全意識,實施多元健康照護,營造安全無虞且健康的作業環境,預防職業災害與疾病,並構築完善的「安全衛生互護圈」,在企業永續綜合績效方面,增加職場安全等議題的目標設定,將職災短中長期目標納入管理手冊發展目標。
安全文化推動
上銀科技於 2017 年度,由蔡惠卿總經理帶領各單位主管共同宣示安全文化活動推行,鼓勵全體員工共同參與危害發掘、通報及創新改善,同時建立獎勵制度,期將安全及健康意識內化為「員工DNA」,而上銀科技安全文化由政策面、管理面及個人面等三個層面構成。
2024 年度各部門藉由自主檢視活動共發掘 549 件危害因子,進行區域聯防活動時發掘 1,381 件潛危問題,皆已完成改善;2022 年度起,每季分析各製程安全文化推動弱點,規劃相關教育訓練,有效提升安全文化推動順暢度及成果。
 2024 年安全文化推動成果
 2024 年安全衛生績效指標
上銀科技安全衛生績效採四級距指標 (安全、警戒、小心、危險),並將其主動註 1 及被動式指標註 2 納入安全文化一環。為打造安全友善工作環境,讓同仁安心敬業,2024 年我們著重績效分數較低之部門進行弱項分析,透過教育訓練重點強化及現場稽核輔導等方式,有效提升落於「安全」及「警戒」區間的部門比例,使「危險」及「小心」層級的部門占比僅為 4.8%。
註:1. 主動式指標: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安全衛生活動、並提出安全改善建議。
2. 被動式指標:職災件數與缺失件數、職安衛教育訓練參與率等。
為讓同仁能學習安全衛生績效及安全文化推行表現優秀單位之行為, 2024 年上銀推動安全文化活動藉由四項評鑑規範執行: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上銀科技依據 2018 年 3 月新發布之 ISO 45001 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以 PDCA 為架構,使管理系統推動範圍涵蓋非管理職人員諮詢與溝通、績效指標應用及矯正預防措施有效性評估。同時,透過管理審查、內部稽核、自動檢查、安衛巡檢等機制,發掘安全疑慮及改善機會,確保系統精神被有效落實至管理層面。
此外,上銀科技視員工為重要核心競爭力, 致力培養員工安全及健康知能、態度與素養,於 2019 年度獲頒 ISO 45001:2018 驗證通過,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驗證的精密機械業者,且每年度持續通過 ISO 45001:2018 驗證,適用對象包含全體員工及承攬商;其中,營運總部、精科二廠、工二廠、雲科一廠、雲科二廠、雲科三廠、雲科四廠、大埔美一廠及大埔美三廠,於 2024 年亦同時通過 CNS 45001 驗證,取得「臺灣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TOSHMS) 證書。
註:1. ISO 45001 驗證通過廠區為營運總部、精科二廠、工二廠、雲科一廠、雲科二廠、雲科三廠、大埔美一廠、大埔美三廠。
2. 因應工一廠 2025 年落成啟用,預計 2026 年進行 ISO 45001 外部驗證。
 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所涵蓋之工作者
截至 2024 年底,上銀科技工作者類型可區分為員工 4,651 人(82.3%),承攬商 960 人(16.9%), 外包清潔 34 人(0.6%),外包保全 9 人(0.2%)。
 內部稽核成效與結果
為確保各項作業程序皆依規定落實執行,並因應 ISO 45001:2018 管理流程,上銀科技每年度執行 2 次以上內部稽核。2024 年系統內部稽核項目總計 1,721 件,其中 1,654 件為符合事項、10 件不符合事項及 57 件系統建議事項 。進一步分析,不符合事項及建議事項主要為文件管理、化學品管理及作業安全,且依據稽核規範一個月內限期改善,改善率 100%。
針對作業現場之安全與衛生維護,持續進行「安全衛生巡檢」、「動態巡檢」落實日常管理, 藉以發掘不安全之行為、環境與機械設備,並持續改善維護各廠之安全與衛生,防止職業災害, 保障工作場所、工作者之安全與健康。上銀科技各廠每季亦進行「高階主管聯合巡檢」,由各廠區高階主管帶領各階層人員進行廠區安全與衛生巡檢,以展現落實安全文化之責任,承諾保障各階層之作業安全衛生。
2024 年度安全衛生巡檢 (含動態巡檢) 及各廠區每季高階主管聯合巡檢共計發掘 541 件缺失, 前三項占比最高之缺失類別為作業管理 (28.3%)、化學品管理 (22.9%) 及電氣安全 (13.3%)。在內部稽核各項巡檢中發現之相關缺失,各廠區皆以平行展開方式確認具相關類型之缺失進行改善作為外,並落實現場管理、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提案改善及安全文化活動之執行深植各階層安全衛生作業觀念,降低缺失再發之機率。截至 2024 年底,內部稽核相關缺失總計 617 項缺失,皆已完成改善追蹤。
 職業安全衛生議題參與、諮詢與溝通
為營造舒適、安全之環境及促進勞資雙方溝通,上銀科技各營運據點均置有職業安全衛生委員會,委員總人數共 300 人,其中勞工代表占 114 人,比例達 38%,而委員由各層級主管、安全衛生人員及勞工代表組成,每季定期召開會議, 共同對公司擬訂之安全衛生政策提出建議,並審議、協調及建議安全衛生相關事項、決策安全衛生系統規劃及運作,並設立安全/ 健康諮詢信箱及不定期電子問卷作為員工溝通管道。
危害辨識、風險評估及事故調查
上銀科技訂有「危害鑑別與風險和機會評估作業程序」,針對例行與非例行性活動,進行全面危害鑑別,並每年定期檢討與修正危害鑑別及風險及機會評估,當製程、設備、原物料、作業環境改變之前,依化學、物理、人因工程、生物等危害進行鑑別,並要求相關執行危害鑑別人員至少接受風險及機會評估相關訓練二小時,強化評估人員危害辨識能力,發掘潛在危害以降低作業風險。
各單位將不同作業活動、環境設備或製造過程予以分類,依可能產生的危害進行職務及作業清查,並配合各部門作業流程,將每個作業步驟展開填寫於「危害鑑別與風險和機會評估表」中,依嚴重度、可能性分級,並以「安全風險評估矩陣」( Safety Risk Assessment Matrix )判定風險等級與進行分級管理。針對各廠區年度較高風險危害因子,訂定目標方案持續改善降低作業風險,提供員工及工作者良好的安全作業環境,避免職災發生的機會。
展開填寫於「危害鑑別與風險和機會評估表」中,依嚴重度、可能性分級,並以「安全風險評估矩陣」(Safety Risk Assessment Matrix)判定風險等級與進行分級管理。針對各廠區年度較高風險危害因子,訂定目標方案持續改善降低作業風險,提供員工及工作者良好的安全作業環境,避免職災發生的機會。
2024 年各廠區皆完成各項作業風險與機會評估,達中度風險列為「不可接受風險」之作業有 20 件,並執行風險控制措施,20 件列為 2025 年目標管理方案,針對比例最高的「人因危害」作業風險,以採取省力工具及相關機構改變取代不當動作及施力為主要改善措施。
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及承攬商安全衛生管理手冊明訂「員工(承攬商)若遇有立即危險之虞時,得行使退避權,得在不危及其他工作者安全情形下,自行停止作業及退避至安全場所,並立即向直屬主管( 監工單位 )報告,且不被解僱、調職、不給付停止作業期間工資或其他不利之處分。」,藉以保障工作者之權益。
 危害性化學品管理與作業環境監測
各廠製程中使用之危害性化學品,皆儲存於特定場所及實施必要之管理措施,且儲存場所及儲存容器,皆已依據「危害性化學品標示及通識規則」及「GHS化學品全球調和制度」進行標示,並將安全資料表(SDS)置於明顯易見處,供作業人員隨時翻閱,並定期進行緊急應變演練。
另外,上銀科技針對全廠區化學品製作「危害辨識卡( H-Card )」,以供發生災害時參考化學品儲存地點,避免災害應變機制啟動時,搶救災害之餘再次發生救災風險。
上銀科技依據「勞工作業環境監測實施辦法」委由合格作業環境監測機構,每半年定期實施作業環境監測,2024 年度檢測項目為噪音、二氧化碳、粉塵、綜合溫度熱指數、油霧滴、二甲苯、乙醇…等 65 項,共計完成 1,970 處監測點(含區域及人員),其中,噪音 14 處及綜合溫度熱指數 9 處超標,以工程改善、行政管理或防護具佩戴等方式改善完成。
承攬商職業安全衛生
上銀科技每年度皆會定期召開承攬商協議組織會議,宣導、諮詢與溝通職業安全衛生相關規定,2024 年度共計 195 家承攬商參與。承攬商入廠前,會對其執行承攬商教育訓練及測驗,此外,除職業安全衛生人員會對承攬商作業安全進行查核外,同時為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全員參與安全監督的積極性,及時發現並消除安全風險,全體員工若發現承攬商施工安全隱患時,可通報職業安全衛生部門與工程承辦單位。2024 年稽核承攬商施工安全共計發現 37 件潛在危害,統計分析主要危害類別為作業管理(54%)、高架作業(22%),已要求承攬商於限期內完成改善。
為提升承攬商安全衛生管理效能,上銀科技於 2024 年推動多項優化作為,透過數位系統建置、教育資源強化與資訊整合,全面強化承攬商進出廠各階段之管理與溝通品質。重點措施如下:
職業事故改善
為有效消弭職災事件,上銀科技除推動安全文化活動外,2024 年度擬定 41 項安全目標管理方案,並持續推動安全專案,以提升作業安全,且透過新晉升主管安全衛生課程訓練地圖,培養主管安全領導。
在事故相關改善及預防部分,以「 安全時刻(Safety Moment) 」對於安全衛生心得或業界/新聞事件之預防措施分享,藉由同仁自我省思與互相宣導,加深對於安全衛生之觀念與認知之作為。
2024 年度各廠區執行「 安全時刻(Safety Moment) 」微學習課程設計,課程以 3~5 分鐘說明相關執行及安全認知情事等,其內容涵蓋作業現場危害防制、危害類型預防、災害案例宣導與正確及危險風險作業手法比較,讓同仁清楚瞭解危害發生因子,以降低職災發生機率。
另若有發生職災事故,上銀則依據管理系統 PDCA 精神進行全面檢討,並由源頭管制及全廠區平行展開改善,避免相同問題再發生,在全員貫徹安全衛生精神的努力下,2024 年無職安衛相關案件的重大裁罰案件發生。
上銀科技為維護工作者安全與健康,依據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令與風險評估方式,建置 116,552 項採購物品料號,並分 5 大項進行工程類、庶物性物品、生產性機械、非生產性機械與其他分類。除此,制訂「 環安衛暨能源設備請購規範 」,納入採購合約審查,作為驗收之標準;且藉由定期檢討與參考職災事件方式,持續更新及修正「 環安衛暨能源設備請購規範 」,藉以強化預防職災風險、保障工作者之安全與健康。
2024 年職災共計發生 31 件(不含上、下班交通事故),統計分析發生率較高之類別為被刺、割、擦傷、物體飛落及被夾、被捲。藉由持續推行安全文化、現場危害因子改善、動態(監視器)巡檢、安全作業標準客製化,及提升製造部門職安衛績效等專案,2024 年失能傷害頻率(F.R.)較 2023 年下降 52%,2024 年針對受傷事故之整體預防,每年仍持續推行全員安全文化與提升主動安全防護,以達成逐年減災之目標。
承攬商進場施工部分因落實施工安全管制及監工制度,故 2024 年度未有輕傷害及失能傷害等職災事件發生。
為持續提升同仁作業安全,上銀科技統計分析歷年職災事件,擬訂提升職場安全活動,包含:
• 降低公司失能傷害頻率(F.R.) 及失能傷害嚴重率(S.R.):以執行安全文化專案與進行安全知識技能學習認證,並繪製風險地圖藉以降低相關職災風險。
• 輔導績效落後單位交叉與動態巡檢、缺失輔導改善每季弱項教育訓練。
• 以主題式重點法規自主及交叉查核,加強法規鑑別完成率及深入程度, 降低違反之風險,並提升法規不符合改善率。
 虛驚事件自主通報
上銀科技對於虛驚事件訂有標準作業程序,全體員工可藉由線上系統主動提報虛驚事件及具體改善建議,當虛驚事件發生時,通報各權責單位,進行確認及調查,並立即採取防止事故擴散之必要措施,透過環境優化、安全宣導與防護設備定期檢修等面向以持續完善工作安全。虛驚事件亦納入為職業安全衛生績效指標,並結合考核與獎勵機制,2024 年度虛驚事件提報共 7 件,虛驚事件頻率為 0.01註。
註:虛驚事件頻率=( 虛驚事件數 × 20,000)÷ 總工時。
虛驚事件類型主要為倒塌、崩塌與切、割、擦傷危害,所占比例各為 29%,在倒塌、崩塌改善重點為強化固定以避免相關風險,而切、割、擦傷虛驚事件則以隔離危害接觸點方式進行改善, 以預防職災發生。
 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上銀科技每年制訂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計畫, 提升員工安全衛生知能。
為能確保承攬商職業安全衛生認知能力及相關工作者的健康安全,自 2021 年度起,承攬商進廠前危害告知訓練,上銀科技制定訓練教材及提供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數位學習平台,藉此使承攬商自辦教育訓練,並於課程結束實施承攬商課程測驗合格後,取得進廠合格證,截至 2024 年度 12 月共計完成 960 人。
2019 年度起上銀科技於各廠區亦設置漏電檢測箱,教育廠內員工對承攬商攜帶進廠機具檢測方法,除強化廠內承攬管理安全外,也維護承攬施工安全,截至 2024 年底承攬商在持續承攬作業安全管理下未發生因機具防護不足而延伸職災之案例。
 緊急應變演練
上銀科技除一般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每年度亦依據時事、職業災害情境及危害鑑別與風險評估為中度風險以上之議題辦理緊急應變演練,使人員了解發生可能導致自身傷害或疾病的狀況,如何啟動應變機制通報相關人員後,自行退避至安全區域,並於演練完成後共同檢討過程細節及規範;同時也邀請承攬商共同參與演練,並於入廠危害告知宣導,若遇立即發生危險之虞時,得在不危及其他工作者情況下,自行停止作業且同時退避至安全場所。
油庫洩漏應變演練
火災緊急應變演練
化學品洩漏應變演練
友善健康職場
上銀科技注重員工身心靈發展,致力推動員工健康照護與健康促進,積極發展員工養成自主健康行為,提供員工一個友善的健康職場。
 職場健康管理
上銀科技針對員工照護,進行全方位管理,包括三大角度「 職業傷病預防、健康照護、健康促進 」,與五大步驟「 評估、診斷、計畫、執行、評值 」,系統性的管理各類別員工,守護員工健康。
 職業傷病預防
上銀於針對職業傷病的預防,朝五大危害因子著手,2024 年作為如下:
 健康風險評估地圖
為有效進行職場健康管理,針對一般與特殊族群,透過問卷或評估分析、依照工作相關程度及對公司營運之衝擊程度,分析員工健康風險地圖如下。
依據 2024 年健康風險地圖,與工作相關的健康風險主要集中在一般健檢,特別是 45 歲以上工作者族群,其健康管理的挑戰可能與工作具有中度關聯性,對企業營運造成較大衝擊。整體分析顯示,多數員工屬於輪班性質,且飲食習慣偏向外食,常透過常規健檢發現慢性疾病。隨著年齡增長,45 歲以上工作者的生理機能逐漸退化,若同時患有慢性病,將影響其職場表現,進一步增加企業運營風險。
 健康照護
上銀科技規劃多元的健檢項目,每年辦理員工健康檢查與特別危害健康作業檢查。依照法規,安排職醫諮詢及職業衛生護理師提供衛教指導。
• 優於法規之頻率,依年齡、年資辦理員工健康檢查。 完成率100% 
• 針對有健康危害因子( 如粉塵、特化物等) 環境作業之人員,辦理特殊作業健檢。 完成率100% 
• 為方便同仁了解自身健康狀況,提供自費癌症指標檢查項目 (如CA- 153、CA-125、CA-199、CEA等),讓員工可根據需求選擇進行抽血檢測。
• 每月定期提供員工疾病諮詢、復工判定及健檢結果諮詢等。
• 根據員工需求,提供醫療資訊服務,幫助員工解決健康疑慮。
• 關懷職傷員工的恢復狀況,評估身心衝擊,視情況安排 EAP 介入支持。
• 協助員工進行簡易傷口照護及生命徵象量測等基本醫療服務。
 健康促進活動
各廠區及員工宿舍皆已設置 AED 設備,2023 至 2024 年共計完成 3,443 人次 CPR+AED 訓練,並培訓 32 位 AED 管理員,強化現場緊急應變與設備管理能力。截至 2024 年底,各廠區皆已通過「 安心場所認證 」。
捐血活動
合歡山北峰登頂成功
台北101 垂直馬拉松
玉山主峰登頂成功
社區兒童衛教宣導活動
CPR+AED訓練